-
(一)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(jīng)歷,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:
家庭金融凈資產(chǎn)不低于300萬元;
家庭金融資產(chǎn)不低于500萬元;
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。 -
(二)最近1年末凈資產(chǎn)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。
-
(三)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。
一、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的概念
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、網(wǎng)絡和短信方式,編造虛假信息,設置騙局,對受害人實施遠程、非接觸式詐騙,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(zhuǎn)賬的犯罪行為。
二、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的特點
(一)作案手法變化快。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層出,千方百計編造各種虛假事實進行詐騙犯罪,從最初的“中獎”、“消費”虛假信息,發(fā)展到“綁架勒索”、“電話欠費”等虛構事實詐騙,甚至冒充電信工作人員、公安民警詐騙,欺騙性非常大,識別很困難,沒有接收過詐騙信息的群眾非常容易上當受騙。
(二)社會危害相對較大。一些群眾多年的積蓄一夜之間被犯罪分子騙取,思想包袱很大,個別群眾因被騙厭世輕生自殺,給社會治安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。
(三)受害群體不特定。通過梳理分析,受害群體按職業(yè)分,有在校學生、個體老板、下崗工人、打工人員、農(nóng)民;按年齡段分,青年人、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占一定比例。
(四)偵辦難度大。由于電信詐騙犯罪往往是跨地區(qū)甚至是跨境作案,涉案資金賬戶和受害人遍布全國各地,地區(qū)協(xié)作成本高、破案難度大。另外,此類犯罪涉及互聯(lián)網(wǎng)、電信、計算機等多個領域,加之銀行具有開戶方便、銷戶方便、轉(zhuǎn)賬方便、取款方便等功能優(yōu)勢,犯罪分子轉(zhuǎn)移贓款便捷迅速,證據(jù)固定難度大,追回贓款的可能性小,都加大了此類案件的偵辦難度。
三、遭遇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后的應急措施
1.第一時間自救:看對方賬戶是哪家銀行的,通過該銀行網(wǎng)銀、電話銀行等,對嫌疑人銀行卡采取輸錯多次錯誤密碼(一般為3-5次)、口頭掛失等方式阻斷嫌疑人取款。時間一般為24小時,這寶貴的24小時將使對方無法將錢轉(zhuǎn)移,避免損失擴大,也為警方破案提供時間。
2.及時報警:收集被騙過程的匯款憑證、通話記錄等相關信息,前往當?shù)嘏沙鏊驌艽?/span>110報警。
3.撥打中國銀聯(lián)專線95516請求幫助。
四、如何防范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
騙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趨利避害和輕信麻痹的心理,誘使受害人上當而實施詐騙犯罪活動的。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應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警惕,加強防范意識,以免上當受騙。
(一)克服“貪利”思想,不要輕信麻痹,謹防上當。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,天上不會掉餡餅。對犯罪分子實施的中獎詐騙、虛假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(xiàn)詐騙及虛假致富信息轉(zhuǎn)讓詐騙,不要輕信中獎和他人能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(xiàn)及有致富信息轉(zhuǎn)讓,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識別真?zhèn)?,以免上當受騙。
(二)不要輕易將自己或家人的身份、通訊信息等家庭、個人資料泄露給他人。對于家人意外受傷害需搶救治療費用、朋友急事求助類的詐騙短信、電話,要仔細核對,不要著急恐慌,輕信上當,更不要上當將“急用款”匯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銀行賬戶。
(三)遇到疑似電信詐騙時,不要盲目輕信,要多作調(diào)查印證。對接到培訓通知、冒充銀行、公檢法機構等聲稱銀行卡升級和虛假招工、婚介類的詐騙,要及時向本地的相關單位和行業(yè)或親臨其辦公地點進行咨詢、核對,不要輕信陌生電話和信息,培訓類費用一般都是現(xiàn)款交納或者對公轉(zhuǎn)賬,不應匯入過個人賬戶,不要輕信上當。對于來電聲稱是公安、檢察、法院、銀行等的電話號碼,務必多方印證,嘗試回撥電話核實,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號軟件等手法冒認電話號碼。
(四)正確使用銀行卡及銀行自助機。到銀行自動柜員機(ATM、CRS等)存取遇到銀行卡被堵、被吞等意外情況,認真識別自動柜員機的“提示”真?zhèn)?,千萬不要輕信和上當,最好撥打自動柜員機所屬銀行電話的客服中心了解查問,與真正的銀行工作人員聯(lián)系處理和解決。
(五)日常應多提示家中老人、未成年人注意防范電信詐騙,提高老人、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識。犯罪分子通常喜歡選擇相對容易上當受騙的老年人、未成年人作為詐騙目標,作為子女或者父母,除了自己注意防范電信詐騙外,應積極主動向老人、未成年人傳遞防詐騙的知識,為我們敬愛的長輩和需要呵護的下一代筑起防詐騙的知識圍墻。